点赞
收藏
评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 / 正文

半年三次监管罚单!南京银行“喜报”背后,合规红灯已亮

南京银行近期备受市场瞩目,尤其在亮眼的半年报发布后,投资者热情持续高涨。

9月11日,南京银行发布公告称,收到大股东南京紫金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增持告知函。其控股子公司紫金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于7月18日至9月10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以自有资金增持该行股份5677.98万股,占总股本的0.46%。

随后在9月28日,南京银行再次公告,法国巴黎银行(QFII)于9月22日至26日期间,同样以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增持该行1.08亿股,占总股本的0.87%。此次增持后,法国巴黎银行及其QFII合计持股比例由16.14%提升至17.02%。

南京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突出的债券投资与对公业务能力,这也是其稳居城商行前列,备受资本青睐的关键因素。然而,尽管当前表现积极,南京银行在经营中仍面临一些值得关注的挑战。

财报数据里的喜与忧

在银行业整体面临息差调整、金融降费的大背景下,2025年上半年财报既展现了南京银行的韧性,也折射出其在业务多元化与盈利稳定性上的待解之题。

2025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南京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84.80亿元,同比增长8.64%;归母净利润126.19亿元,增幅为8.84%,保持了双位数的盈利增长,在当前银行业盈利整体承压的环境中实属不易。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利息净收入的强劲驱动。上半年,南京银行利息净收入达156.4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2.13%,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也提升至54.94%。

在行业净息差普遍面临下行压力的环境下,南京银行仍能实现利息收入的较快增长,体现出其在主营业务领域的竞争力与韧性。但南京银行的增长结构仍存在明显短板,非利息净收入增长疲软,成为拖累整体营收质量的重要因素。

上半年,南京银行非利息净收入为128.34亿元,同比下降4.26%,在营收中的占比也下滑了6.07个百分点。非利息收入的乏力,暴露出南京银行业务结构较为单一、对市场波动敏感的弱点。

除了收入结构的问题外,南京银行还面临着息差长期收窄带来的深层挑战。

据财报及历史数据显示,南京银行净利差已连续多年呈调整态势,从2021年末的1.73%降至2025年6月末的1.63%;净息差的调整趋势更为明显,从2020年末的2.25%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86%,五年间累计下降0.39个百分点。

其实,在贷款利率下行、存款成本刚性的双重挤压下,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正受到严峻考验,息差的持续收窄,是银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而对于南京银行而言,这一趋势已开始影响其盈利效率,反映资产盈利能力的总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至0.92%,虽然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但下滑趋势值得警惕。

南京银行的业绩表现,某种程度上是当前银行业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其能否在保持利息收入优势的同时,加快业务多元化布局,将决定其未来的竞争力和盈利稳定性。

半年多次监管警示,合规风险犹存

众所周知,合规经营是银行业的立身之本,尤其在当前强化金融监管、严守风险底线的宏观环境下,健全的内控与优质的资产质量更成为衡量银行稳健性的核心标尺。如今,南京银行正面临内控管理与资产质量的双重考验。

在监管层面,2025年以来,南京银行接连收到监管警示,暴露出其在业务操作、人员管理、信息报送等环节存在待改进之处。

1月,江苏证监局指出其基金托管业务在多个环节存在需优化事项,被出具监管警示函并要求限期整改;4月,南京银行扬州分行因“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被扬州监管分局罚款40万元,时任该分行营销总监因直接参与违规操作,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7年;7月,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金融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南京银行因监管统计指标计量准确性有待提升,被处以70万元罚款。

在资产质量方面,南京银行的部分指标已显现出值得关注的信号,需要警惕潜在的合规风险。

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同比上升0.01个百分点至0.9%,虽增幅较小,但背后的结构变化值得关注。更为严峻的是,损失类贷款金额从上年末的40.99亿元增至47.28亿元,占贷款金额比重从0.33%升至0.34%,显示资产质量下迁压力有所加大。

具体来看,教育行业不良率高达10.14%,显著高于平均水平;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不良贷款金额达19.91亿元,成为对公不良贷款的重要来源。这些数据提示,南京银行需要建立更加精细化的风险管理体系,对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客户群体实施差异化风控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南京银行个人贷款领域的风险指标同样呈现波动。

截至报告期末,个人贷款不良率升至1.43%,较上年末增长0.14个百分点,增幅较为明显。而且住房抵押贷款、消费贷款不良率均有上升,这一变化趋势与当前经济环境下居民偿债能力承压的行业现象相吻合。

总之,南京银行营收、净利润双增,但合规风险犹存。在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南京银行唯有夯实内控基础、提升风控能力,才能在复杂的经营环境中行稳致远,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攻坚战已然打响

2025年是南京银行新五年战略规划深入实施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南京银行董事长谢宁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新时期南京银行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实干之年。”

然而,南京银行在业务结构、资产质量、风控与合规管理等方面仍面临多维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南京银行的攻坚之路需要在多个维度同步推进。

首先,业务结构优化迫在眉睫。南京银行需要加快中间业务发展,提升非利息收入占比,特别是在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等新兴领域寻求突破。只有构建更加均衡的收入结构,才能在息差收窄的大趋势下保持盈利能力的稳定性。

其次,风险管控需要更加精细化。南京银行需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客群实施差异化的风控策略,建立全生命周期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同时,在保持合理盈利水平的基础上,确保拨备覆盖率维持在充足水平。

再有,合规经营必须筑牢根基。南京银行需要完善内控机制,加强员工合规意识培养,建立覆盖全业务、全流程的合规管理体系。只有将合规理念深植于企业文化中,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稳健经营。

此外,数字化转型带来新机遇。南京银行可以借助金融科技手段提升风控精度和运营效率,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更加精准的客户画像和风险定价,这或许是其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在银行业分化加剧的当下,南京银行需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在保持传统业务优势的同时,加快业务结构调整、强化风险管控、完善合规体系。唯有如此,才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在这场攻坚战中赢得主动。


该文章系用户自行发布,若有版权纠纷请联系上善公司下架与删除。
  • 全部评论

正在加载…

加载更多

没有更多了

以禅道参悟互联网 微信号:liukuang110

福建上善控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3000191号-2 © feiy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591-85667788